《奥义书》说梦
关注易道网微信公众号:kaiyunbaodian ,即可免费领取1400G精品周易资料!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1500年期间,一群来自中亚、好斗的游牧民族从印度北部的山隘口长驱而入,征服了当地的土着人,将自远古时代保存下来的文明毁于一旦。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雅利安人,发源于里海周边地带。雅利安人的世界观保存在《吠陀经》中。该经书中所记载的宗教观点跟传统的印度教的观点有所不同,主要强调的是现实世界的观点。比如,按照《吠陀经》中的观点,祭司在仪式中负责将神灵召唤出来,他们的角色跟魔法师有点类似。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印度教的传播主要依靠那些博学多才的祭司,但后来,这种传播方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种反对吠陀教的基本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个人主义观开始流行起来。这些哲学观点被收集在印度的古代哲学典籍《奥义书》中。《奥义书》强调,自我内心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Atman)。灵魂或深层次的自我跟永恒的梵天(创造之神,众神之主)是等同的。灵魂不会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永远存在于这个世界中。所以即使人死后,灵魂也不能脱离这个动荡的世界。
南亚的传统宗教认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是精神生活的最终目标。印度教自身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解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可以通过某种仪式或高层次的瑜伽修炼来获得解脱。《奥义书》中的观点认为,如果能够对现实的本质透彻了解的话,那些虔诚的修炼者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奥义书》还以淸醒状态、梦境状态和无梦睡眠状态对自我进行分析。灵魂是自我的第四种状态,是一种通过这三种意识状态获得的超然状态。
《奥义书》还对梦进行了论述,里面的观点认为,梦就像两个世界的中转站,以下是引用自温迪·多尼格,欧弗拉赫蒂的作品《梦、幻觉和其他现实》中的文字:
人有两种身份:一个在这个世界,一个在另外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还有一个朦胧状态--睡眠状态。人可以在这个模糊的交接处看到另外两个世界……人在睡觉的时候,会将整个世界抛诸脑后,他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会梦见光明……那里没有战车、没有铠甲、没有道路,但是在他面前会出现战车、铠甲、道路;那里没有快乐、幸福和乐趣,但是他会感觉到快乐、幸福和乐趣;那里没有池塘、荷塘和流淌的小溪,但是他会发现池塘、荷塘和流淌的小溪。因为他就是创造者。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对后来印度教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就是说,我们所经历的清醒状态归根结底都是不真实的,就像梦幻世界一样,只是意识的投射。
(阅读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