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难理解人们想用物理方法研究梦的渴望。因为梦是一种主观行为,用那些客观的、经验性的科学方法似乎难以解释。尽管之前有过很多重要的研究,但直到1953年,尤金?阿瑟林斯基和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发现快速眼动睡眠现象,后又发现这一阶段的睡眠跟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对梦的科学研究才算真正发展起来。虽然后来有研究表明,一些重要的梦也可能出现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但梦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联系紧密,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这一理论一直指引着梦学研究的方向。
在发现这一理论之前,研究者将人的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研究者将人从清醒到入睡的过渡阶段称为睡眠的第一阶段,而梦一般会出现在睡眠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的第三、四阶段也叫深度睡眠阶段。对于一个正常的年轻人而言,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一般为90分钟。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晚上会经历4?6个睡眠周期,但是睡眠周期还会根据年龄的大小而变化。
现代睡眠研究针对清醒梦的调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清醒梦是指人们在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而对处于清醒梦境状态的人来说,其最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梦的内容。正是因为这一特征,研究者开始利用清醒梦对噩梦以及其他形式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亚里士多德的《论梦》中第一次提到了清醒梦,他在书中写道,“很多情况下,当人们睡觉的时候,人的意识能感觉到某种真实的存在,但结果却是在做梦”。其他的历史人物,比如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阿奎那都在他们的着述中提到过淸醒梦。
通常来说,许多研究清醒梦的心理学家会因意识状态那种难以理解的特征而望而却步,直到史蒂芬?拉伯格于20世纪80年代将他那些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拉伯格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清醒梦,当他选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课程时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拉伯格跟以前的研究者的区别在于,在清醒梦的试验中,他找到了一种可以让做梦者将信息传达给研究者的方法。他对几十个被试验者进行培训,训练他们做清醒梦,并在睡梦中同研究者交流。他要求这些人在梦中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说数数、飞行,并在任务完成的时候给试验者发出信号。这钱试验的结果都记载在他于1985年出版的畅销书《清醒梦境》里。这一研究工作的成功,推动了各种梦研究团体的相继成立。大众媒体也对这一理论兴趣浓厚,有关清醒梦境的重要意义在各种文章和脱口秀节目上争相谈论。